《老婆产后抑郁,我差点亲手毁了这个家》是一部跨越时空的都市生活小说,讲述了林悦的惊险冒险之旅。林悦是个普通人,但在一次突发事件后,他发现自己能够穿越不同的时代。在宝藏宝妈的笔下,林悦历经种种磨难,面对着邪恶势力的威胁,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勇气和力量。连悲伤的情绪都看不到了。这就是产后抑郁。医生这么诊断的,但我当时并不真正理解那是什么意思。我以为只是情绪低落,过段时间就……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沉浸在这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中。
章节预览
第一章崩溃的边缘孩子的哭声像是一把钝刀,一下下割着我的神经。凌晨三点,
这是我今晚第四次被哭声惊醒。眼皮沉重得像是灌了铅,
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着要求休息,但我还是机械般地从床上爬起,踉跄着走向婴儿床。
“我来吧。”我嘶哑着说道,伸手接过妻子林悦怀里那个哭得满脸通红的小肉团。
林悦没说话,只是默默将孩子递给我,眼神空洞地望着墙壁。才产后三个月,
她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水分的花朵,枯萎而憔悴。曾经会发光的眼睛现在只剩下两潭死水,
连悲伤的情绪都看不到了。这就是产后抑郁。医生这么诊断的,
但我当时并不真正理解那是什么意思。我以为只是情绪低落,过段时间就好了。
直到看着林悦一天天消瘦,沉默,甚至不愿意抱孩子,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宝宝应该是饿了。”我试图让语气轻松些,但话一出口就变成了无奈的叹息。
林悦像是没听见,依然盯着墙壁。我只好自己抱着孩子去厨房温奶。
小小的生命在我怀里挣扎着,哭声刺耳。不知为何,一股无名火突然窜上心头,我想大吼,
想砸东西,想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家。温好奶,我笨拙地给孩子喂奶。小家伙饿坏了,
急促地吮吸着奶嘴。终于,哭声停止了,房间里只剩下时钟的滴答声和婴儿满足的吞咽声。
我回头看了眼卧室,林悦还是那个姿势,一动不动。三个月前,
她还是公司最年轻的部门经理,雷厉风行,笑容明亮。我们曾是最令人羡慕的夫妻,
大学相识,事业有成,有房有车,一切都按照理想的人生剧本进行着。直到孩子出生。
一切都变了。第二天早晨,我顶着黑眼圈去上班。临走前,我看了眼婴儿床边的林悦,
她坐在那里,甚至没有抬头说再见。我心里一沉,关上了门。公司是我唯一的避风港。
这里没有无止境的哭声,没有压抑的沉默。我可以暂时忘记家里的混乱,
沉浸在项目和数据中。“陈总,昨晚没睡好?”助理小敏递给我一杯咖啡,眼神中满是关切。
小敏是半年前来公司的,聪明能干,年轻有活力。最重要的是,
她看我的眼神总是带着崇拜和关心。在这段最难熬的日子里,她成了我生活中唯一的光亮。
“孩子闹夜。”我简短地回答,接过咖啡喝了一大口。“林姐还好吗?”小敏轻声问,
手指不经意地碰了下我的手。我像是被烫到一样缩回手,含糊地应了声“还好”,
就匆匆走进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我长长吐出一口气。我知道小敏对我有好感,
我也知道自己对她也产生了一种危险的依赖。我们之间那条无形的界线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下午,小敏敲门进来汇报工作。她穿了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衬得皮肤格外白皙。
我记得林悦也有条类似的裙子,怀孕前常穿,笑得像个小姑娘。“陈总,您没事吧?
”小敏汇报完工作,关切地问。我猛地回神,才发现自己走神了。“没事,就是有点累。
”小敏犹豫了一下,轻声道:“今晚部门聚餐,您要不要一起来?放松一下。
”我本该拒绝的。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一想到回家要面对林悦那张毫无生气的脸和孩子的哭声,一股叛逆的情绪涌上心头。“好。
”我听见自己说。聚餐气氛很热闹,我喝了不少酒。同事们有说有笑,
我暂时忘记了家里的烦恼。小敏坐在我旁边,时不时体贴地为我倒酒,夹菜。“陈总,
您太不容易了。”趁其他人不注意,她低声说。这句话戳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三个月来,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关心我的感受。
所有人都问我“林悦怎么样”、“孩子怎么样”,没有人问过我“你怎么样”。聚餐结束,
同事们陆续离开。小敏说她和我顺路,可以一起打车。我知道这是借口,
我们都住在相反的方向。车上,小敏靠得我很近,我能闻到她头发上的香味。
不同于林悦现在身上总是混着奶渍和汗水的味道,那是一种清新诱人的香气。
“我其实一直很欣赏您,陈总。”小敏轻声说,手悄悄覆上我的手。我没有躲开。
体内酒精和长期压抑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做出了平时绝不会做的事。
我反手握住了她的手,细腻温暖。车停在了小敏公寓楼下。她没下车,只是看着我,
眼神邀请而暧昧。“要上去坐坐吗?我泡的醒酒茶很不错。”她说。我知道上去意味着什么。
我的心跳得厉害,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一边是责任和道德,一边是渴望和理解。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林悦发来的消息:“宝宝发烧了,38.5度。
”像是被一盆冷水浇头,我瞬间清醒过来。“对不起,孩子发烧,我得马上回家。
”我几乎是逃也似的下了车,拦了另一辆出租车。回家的路上,愧疚感和恐惧感淹没了我。
我差点就跨过了那条线,差点就毁了我们辛苦建立的一切。到家时,我看到林悦正抱着孩子,
轻轻拍着,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她的眼神依然空洞,但动作却异常轻柔。
额头上贴着退热贴的宝宝在她怀里安静地睡着。“你回来了。”她淡淡地说,没有看我。
那一刻,我无比庆幸那个及时的电话。第二章搜索记录宝宝的发烧第二天就退了,
但家里的气氛并没有因此好转。林悦的话越来越少,有时一整天不说一句话。我妈来看孙子,
话里话外暗示林悦不够称职,连孩子都带不好。我本该站出来为林悦说话,
但长期睡眠不足和工作压力让我也失去了耐心。“她就不能振作点吗?哪个女人不生孩子?
”我妈走后,我忍不住对林悦发了火。林悦只是看了我一眼,那眼神让我莫名心悸。
那不是愤怒,不是悲伤,而是一种深不见底的绝望。第二天,我请了假带林悦复诊。
精神科候诊室里坐满了人,有年轻男女,也有中年人。
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不停地抠着手上的死皮,
直到鲜血淋漓;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对着空气喃喃自语。这里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地狱里。
我突然意识到,林悦也是其中之一。“药物需要调整。”医生看完林悦的情况后说,
“同时家属要给予更多支持和理解。抑郁症不是简单的情绪问题,
是大脑化学物质失衡导致的疾病。”我点点头,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在我看来,
林悦就是意志不够坚强。如果她愿意努力,完全可以克服这些负面情绪。从医院出来,
我去取药,林悦说想在医院花园坐会儿。取完药回来,我发现她手机落在我外套口袋里了,
正想送过去,却看到屏幕亮着,上面是一条未来得及关闭的搜索记录:“如何不拖累老公,
安静地离开。”我的心脏骤停了一秒。不拖累?安静离开?我猛地抬头望向花园,
林悦独自坐在长椅上,背影单薄得像一张纸。风吹起她许久没有打理过的头发,
她却毫无反应,只是静静看着远处玩耍的孩子们。那一刻,
我突然明白了那条搜索记录背后的绝望。她不是在逃避责任,
而是真的相信自己的存在是对我和孩子的拖累。恐慌如潮水般涌来。
我想起最近她莫名其妙地开始整理宝宝的衣服,把我们的相册重新编排,
还写了一封长信寄给她远在老家的父母。这些不都是告别前的准备吗?
我几乎要冲过去抱住她,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不会让她一个人面对这些。
但就在脚步迈出的瞬间,我停住了。我想起了自己差点出轨的行为,想起我对她的不耐烦,
想起我内心深处的抱怨和委屈。我有什么资格告诉她一切会好起来?
我差点就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回到家后,我假装什么都没发现,
但暗中开始密切关注林悦的一举一动。我把家里所有的安眠药都藏了起来,
悄悄给窗户加了安全锁,甚至借口工作调整,开始在家办公。林悦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变化,
但什么都没问。她还是那样沉默,只是偶尔会长时间地看着我和宝宝,眼神复杂。一周后,
公司有个重要项目需要我亲自出面。我犹豫再三,还是不得不去。出门前,
我特意请来了林悦最好的朋友小杨来陪她。“林悦最近状态不好,你帮我多留意她。
”我私下嘱咐小杨。小杨点点头,担忧地看了眼坐在沙发上发呆的林悦。“你放心,
我会照顾好她的。”项目谈判异常艰难,对方处处刁难。我心神不宁,
时不时查看手机上的家庭监控。画面里,林悦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窗前,一动不动。
小杨忙前忙后,照顾孩子,准备饭菜,试图和林悦聊天,但收获甚微。下午三点,
我看到小杨接了个电话,似乎有急事需要处理。她犹豫地看着林悦,最终还是开始收拾东西。
我立刻打电话过去:“小杨,你要走?”“公司有急事,必须我去处理。
林悦说她一个人可以的...”小杨声音里满是歉意。“不行!你不能留她一个人!
”我几乎是吼出来的,引得谈判桌上的对方代表纷纷侧目。我捂住话筒,压低声音:“小杨,
算我求你,再待半小时,我马上回来。”挂断电话,我对着谈判方深深鞠躬:“对不起,
家里有急事,我必须立刻回去。项目后续我会派最得力的助手来跟进。
”不顾对方错愕的目光和助理的劝阻,我冲出了会议室。一路上,我闯了两个红灯,
大脑一片空白,只想尽快回到家。推开门的那一刻,我的心跳几乎停止。客厅空无一人。
“林悦!”我大声呼喊,冲向卧室。卧室里,林悦正抱着孩子,轻轻哼着歌。
看到我慌张的样子,她愣了一下:“你怎么这么早回来了?”我僵在原地,
一时不知如何解释。续写“我...项目提前结束了。”我强装镇定,
心脏却还在胸腔里狂跳。林悦没再追问,只是低头继续哄着孩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
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她孕前的样子——温柔、明亮,眼睛里装着整个星空。
那天晚上,等林悦睡着后,我悄悄起身,打开她的手机。
何立遗嘱”“宝宝会记得一岁的妈妈吗”“最好的告别方式”每一条都像一把刀插在我心上。
我关掉手机,在黑暗中坐了整整一夜。黎明时分,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无论如何,
我要救回我的妻子,救回我们的家。第三章转机第二天是周六,
我预约了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不是为林悦,而是为我自己。
“很多产后抑郁患者的家属都会感到无助和愤怒,这是正常的。”咨询师李医生温和地说,
“但你要明白,你妻子的状况不是选择,而是疾病。”我握紧双手,
三个月来的委屈和压力终于找到了出口:“我知道她生病了,但我真的...很累。
有时候我甚至希望一切都没发生过。”“照顾抑郁症患者确实非常消耗情感和精力。
”李医生点点头,“但研究表明,家人的支持是康复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咨询结束后,我感觉肩上的重担轻了一些。至少,我知道了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回家的路上,我经过一家乐器行,橱窗里摆着一把木吉他。大学时,我是校园乐队的主唱,
林悦总是最捧场的观众。婚后这些年,忙碌的工作让我早已忘记了那些旋律。鬼使神差地,
我走进店里买下了那把吉他。推开家门,我听到宝宝在哭,而林悦仍躺在床上,背对着门口。
若是以前,我会感到愤怒和失望,但今天,我理解了——这不是懒惰或冷漠,
是疾病抽干了她所有的力气。我先把孩子抱起来轻声哄着,然后走进厨房准备奶粉。过程中,
我故意哼起了大学时常为林悦唱的那首歌——《小幸运》。余光瞥见卧室门口,
林悦的身影微微动了一下。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我不再抱怨,
而是主动分担家务和育儿;我不再强迫林悦“振作起来”,
而是接受她需要时间的事实;我甚至联系了她的上司,为她办理了延长产假的手续。
最重要的是,我彻底切断了与小敏的不正当联系。我将她调到了其他部门,
明确表示我们之间只能是同事关系。小敏最终辞职了,
走那天她给我发了条短信:“你是个好男人,只是不属于我。”我没有回复,
默默删除了短信。转变并不容易。有很多个夜晚,我仍然会被孩子的哭声吵醒,
拖着疲惫的身体起来喂奶换尿布;有很多次,我渴望有人能听我诉说工作的烦恼,
而不是永远做那个坚强的人。但每当我想放弃时,
就会想起林悦手机里那些令人心碎的搜索记录。一周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那天我提前下班回家,发现林悦竟然不在客厅或卧室。一瞬间,恐慌再次攫住了我的心脏。
我冲进每一个房间,最后在书房找到了她。林悦坐在电脑前,
屏幕上是一份半完成的商业计划书。听到我的脚步声,她转过头,
眼中有一丝久违的光亮:“你回来了?我在整理之前没做完的项目资料。”我愣在原地,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三个月来,她第一次主动提起工作相关的事情。
“医生说我可以尝试慢慢恢复一些简单的脑力劳动。”林悦轻声说,声音虽然微弱,
但比之前的空洞多了些许生气。我小心翼翼地控制住内心的狂喜,
生怕过激的反应会吓退这来之不易的好转。“需要我帮忙看看吗?”她摇摇头,
嘴角竟有了一丝极淡的弧度:“不用,我想自己试试。”那天晚上,
林悦吃了比平时多一倍的饭菜,甚至主动抱了孩子一会儿。虽然她很快又显得疲惫不堪,
但对我来说,这已经是黑暗中的第一缕曙光。临睡前,我拿出那把吉他,坐在卧室的沙发上,
轻轻弹唱起《小幸运》。起初林悦没有反应,直到副歌部分,我注意到她的肩膀在微微颤抖。
“还记得大学时吗?你总是坐在第一排听我唱歌。”我轻声说。长时间的沉默后,
林悦终于开口,声音哽咽:“我以为...你再也不会唱了。
”这是我们三个月来第一次真正的对话。第四章危机再现林悦的好转并非一帆风顺。
抑郁症的特点就是时好时坏,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有好几天,
她的状态明显改善——能主动照顾孩子,甚至提出想出门散步。
但紧接着就会陷入更深的低谷,比之前更加沉默和绝望。一个周二的下午,
我因为公司紧急会议不得不外出三小时。出门前,林悦的状态还算稳定,
正在整理宝宝的衣服。我千叮万嘱有事情一定要打电话,她点头答应。会议中途,
我下意识查看家庭监控,却发现客厅空无一人,婴儿床也是空的。恐慌瞬间席卷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