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胡萝卜的胖猪为我们带来了一部精彩的短篇言情小说《第二十五颗星》,主角周时屿周晚的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捧腹大笑又落泪。这本小说以其机智幽默的对白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照片上的两个人笑得幸福而自然。那一刻,他明白了一切。周晚,哥哥的初恋,现在成了他的站姐。不是因为他是周时屿,而是因为他有……。
章节预览
1镜头下的影子“我的站姐,好像爱着别人。她透过镜头看的,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快门声在喧嚣中规律地响起,像是周晚独有的心跳节奏。她透过长焦镜头,
精准地捕捉着舞台中央那个发光的身影——周时屿,
新晋偶像团体“Nebula”的门面担当,此刻正在打歌节目的舞台上表演最新单曲。
应援区里粉丝们的尖叫几乎要掀翻屋顶,但周晚所在的专业站姐区却异常安静,
只有连绵不断的快门声和偶尔传来的轻咳。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行业顶尖,
她们用价格足以让普通人瞠目结舌的设备,记录着偶像的每一刻。
周晚的镜头始终追随着周时屿。他转身时飞扬的衣角,他微笑时眼角细微的纹路,
他跳舞时脖颈闪亮的汗珠——全都被她收入镜中。然而与其他站姐不同,
她的镜头里总是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距离感,仿佛不是在捕捉当下的偶像,
而是在追寻某个逝去的影子。表演结束,周时屿向着观众席鞠躬。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滴落,
在舞台灯光下像一颗坠落的星。就在他抬头的瞬间,目光似乎穿越了炫目的灯海,
准确无误地落在了周姐所在的位置。那一刻,周晚按快门的手指微微一顿。透过镜头,
她看到周时屿的眼神中有一种复杂的情绪闪过——是确认,是探寻,还是别的什么?
她来不及分辨,他已经恢复了职业性的微笑,向着各个方向的粉丝挥手致意。周晚放下相机,
轻轻吐出一口气。北京的深秋已经带着寒意,但演播厅里却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
她收起设备,拒绝了其他站姐一起吃夜宵的邀请,独自一人走向停车场。回到公寓已是深夜。
周晚将照片导入电脑,
晚的例行工作——筛选、修图、准备更新周时屿的官方站子“StarryNight”。
这个站子在她一年多的经营下,已经成为周时屿粉丝中最有影响力的资源站,
甚至公司宣传人员都会偶尔与她联系,获取一些高质量的照片用于宣传。
屏幕上的周时屿有着无可挑剔的面容——精致的五官,冷白的皮肤,
笑起来时左边脸颊有一个浅浅的梨涡,为他增添了几分少年感。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
那双眼睛在舞台上能够流露出从慵懒到深情再到霸道的各种情绪,
是粉丝们最为之疯狂的部分。然而只有周晚知道,这双眼睛与她记忆中的另一双多么相似。
几乎一模一样。她停下手中动作,从抽屉深处拿出一本旧相册。翻到中间一页,
一个与周时屿有着相同面容的年轻人出现在照片上,不同的是,他穿着简单的格子衬衫,
站在一片旷野中,身旁是三脚架和天文望远镜,背景是浩瀚的星空。周时屿的双胞胎哥哥,
周时彦。一个只活到二十岁,却已经在小众天文摄影领域初露锋芒的天才。
一个在三年前因意外去世,却永远活在周晚心中的人。“时彦,”她轻声低语,
手指抚过照片上熟悉的笑容,“我今天又看到他了。他越来越像你,却又越来越不像你。
”眼泪无声地滑落,滴在相册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圆形水渍。
她想起第一次在音乐节目现场见到周时屿时的震惊——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
不只是长相,就连一些小动作、说话时嘴角上扬的弧度、思考时微微蹙眉的样子,
都和她记忆中的周时彦如出一辙。那一刻,她几乎是凭着本能举起了相机。然后她发现,
他不是他。周时屿的眼神更加锐利,
带着舞台磨炼出的明星气场;而周时彦的目光总是温和的,像夜空中最亮的恒星,
稳定地散发着光芒。周时屿的轮廓更加分明,
像是被精心雕刻过;而周时彦则总是带着些许不修边幅的随意感。就连声音,
周时屿的更加清亮,适合唱流行歌曲;而周时彦的声音则低沉一些,
最适合在寂静的夜里轻声讲述星座的故事。他们是同一张脸的不同曝光,
是同一旋律的不同演绎。关闭相册,周晚重新回到修图工作。
她选中了一张周时屿直视镜头的特写——那是表演结束时他望向她方向的那一刻。
照片中的他眼神复杂,带着某种她读不懂的情绪。她轻轻调整了色调,使画面偏冷,
突出了周时屿眼中的星光。这是她最擅长的手法,让照片既有偶像的光彩,
又有一种微妙的疏离感。点击发布,这张照片很快就在粉丝中引起了热议。
“时屿的眼睛里有整片星空!”“晚姐太会拍了!这张封神!
”“为什么觉得时屿今晚的眼神有点伤感?是太累了吗?”周晚关闭电脑,走到窗前。
北京的夜空很少能看到星星,光污染让夜空常年呈现一种浑浊的橙红色。但她知道,
在某个地方,周时彦曾经追逐的星空依然明亮。而她,却在这里追逐着一个虚幻的影子。
2替身的凝视———同一时间,周时屿结束通告回到宿舍。疲惫感深入骨髓,
但他还是习惯性地拿起平板,点开“StarryNight”的主页。
最新更新的照片让他微微一愣。照片中的他直视镜头,眼神复杂。
周晚的拍摄和后期技巧无可挑剔,不仅捕捉到了他最佳的角度,还赋予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感。
但真正让周时屿在意的是,这种风格——冷色调,强调眼神光,
构图总是留出适当的空间——与多年前周时彦拍摄的一组天文摄影作品惊人地相似。
他点开收藏夹中一个加密的相册,里面是周时彦留下的天文摄影作品。对比之下,
这种相似性更加明显。周晚不是在简单地拍摄他,她是在通过镜头,
重现周时彦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熟悉的刺痛感袭来。自从一年前第一次注意到周晚,
周时屿就察觉到了异常。其他站姐会为他的每一个互动和笑容疯狂,
但周晚的镜头总是冷静而克制,带着一种审视的距离感。起初他以为这只是她的风格,
直到某次活动后,他无意中看到了她手机屏保上的一张旧照片——那是和周时彦的合影,
照片上的两个人笑得幸福而自然。那一刻,他明白了一切。周晚,哥哥的初恋,
现在成了他的站姐。不是因为他是周时屿,而是因为他有着和周时彦相似的脸。
他是哥哥的替身,甚至在哥哥去世后依然如此。这种认知让他既痛苦又沉迷。
痛苦于自己永远活在哥哥的阴影下,就连唯一一个让他产生特殊情感的人,
也只是透过他看着别人。沉迷的是,在周晚的镜头里,他偶尔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关注,
哪怕是源于对另一个人的思念。床头柜上摆着他和哥哥少年时期的合影。
照片中的周时彦已经比周时屿高出一点点,手臂随意地搭在他的肩膀上,两人笑得没心没肺,
仿佛未来还有无限长。周时屿拿起相框,轻轻擦拭表面的灰尘。“哥,
”他对着照片中的人低语,“如果她知道,你曾经多么详细地向我描述过她,她会怎么想?
”他永远记得周时彦提到周晚时的神情——那种全然的爱与自豪,
仿佛遇到了生命中最大的幸运。“时屿,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遇到那个能让你的宇宙重新排列的人是什么感觉。”周时屿闭上眼睛,将相框放回原处。
他再次点开“StarryNight”主页,将最新照片保存到手机中。即便是替身,
他也贪婪地渴望着她镜头中的自己。因为只有在那些照片里,
他才能找到一种被真正“看见”的感觉——不是作为偶像周时屿,
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复杂的人。而这种感觉,对他而言,比任何粉丝的尖叫都更加致命。
“时屿,看左边!对,很好!”摄影棚内,周时屿按照摄影师的指示变换着姿势。
闪光灯不断闪烁,他像个精致的玩偶,精准地呈现着各种表情——沉思、微笑、不羁、温柔。
这是为知名时尚杂志《风尚》拍摄的封面大片,团队对他的专业素养赞不绝口。“很好,
时屿!现在试试闭上眼睛,头微微后仰,想象你在感受阳光。”摄影师指导道。周时屿照做,
但在他闭眼的瞬间,脑海中浮现的却不是阳光,而是周晚那双透过相机镜头注视着他的眼睛。
那是一双总是保持距离的眼睛,即使在最喧嚣的场合,也带着一种旁观者的冷静。“完美!
”摄影师兴奋地喊道,“就是这个表情,带着点忧郁的疏离感!”周时屿心中苦笑。疏离感?
不过是他意识到自己始终活在另一个人的影子下罢了。拍摄间隙,
助理小雨递来水和手机:“时屿哥,刚才公司来了通知,下周的生日会流程已经初步确定了,
需要你过目一下。”周时屿接过手机,快速浏览着日程安排。
每年的生日会都是与粉丝互动的重要场合,公司对此极为重视。而今年,
是他出道后的第三个生日会,也是周晚成为他站姐的第二个生日。
“互动环节可以增加一个‘致未来的自己’的部分,”他平静地提出建议,
“让粉丝写下对一年后的自己的期许,我们抽取几位在现场分享。”小雨认真记录着,
周时屿的敬业和专业在业内是出了名的。不像一些凭运气一夜爆红的偶像,
周时屿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清晰的规划,对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只有周时屿自己知道,
这种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
源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他永远在努力证明自己不是任何人的影子,
而是独一无二的周时屿。“对了,”他看似不经意地问起,“站姐区的位置安排好了吗?
”“基本上按照去年的安排,‘StarryNight’还是在第一排中间位置,
最好的拍摄角度。”周时屿点点头,不再多言。他点开手机相册,
翻出一张几个月前偷**下的照片——不是周晚拍他,而是他拍周晚。
那是在一次户外商演中,周晚为了找一个更好的角度,爬上了会场后方的一处高台。
照片中的她专注地调整着相机设置,风吹乱了她的刘海,她却浑然不觉。
周时屿知道自己这种行为有些越界,但他控制不住。就像飞蛾扑火,明知危险,
却仍被那光芒吸引。他想起哥哥周时彦曾经说过的话:“小晚有个习惯,
拍摄时会不自觉地咬住下唇,特别专注。那时候的她,眼里只有星空和相机,
连我都成了背景板。”现在的周晚,眼里是否也只有通过相机看到的、属于周时彦的影子?
3生日会的告白———生日会前夜,周晚检查着相机设备,确保一切运转正常。
她的公寓墙上,除了几张自己特别满意的摄影作品外,
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星云图——那是周时彦生前最后一批作品之一,猎户座大星云,
被他命名为《第二十五颗星》。“为什么是第二十五颗星?”记得当时她曾好奇地问。
周时彦笑着指了指天空:“在理想的观测条件下,人眼最多能看到约6000颗星星。
但对我来说,每一颗值得记录的星星都是特殊的。而第二十五颗,
是我遇见你的那天晚上拍摄的。”那时他们才十八岁,对宇宙充满好奇,对未来满怀憧憬。
周晚的思绪被手机提示音打断。是“Nebula”粉丝后援会的群聊,
大家正在热烈讨论明天的生日会安排。她作为有影响力的站姐,也被邀请参与部分后勤工作。
“晚姐,明天你会去蹲上班路吗?”群里有人@她。“会的,
早上六点我会在公司门口等时屿上班。”她回复道。“太好了!期待晚姐的出图!
”周晚放下手机,继续整理明天要带的设备。除了长焦镜头,她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广角镜头,
打算拍摄一些生日会全场氛围图。周时屿的生日会,她总是格外重视,
不仅因为这是重要活动,更因为这一天,恰好是周时彦的生日。双胞胎兄弟,
共享同一个生日,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第二天清晨,北京刚刚苏醒,
周晚已经带着设备等在周时屿公司门口。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粉丝,
每个人都带着礼物和期待。当周时屿的保姆车抵达时,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周时屿下车,
穿着简单的白色卫衣和牛仔裤,没有舞台上的浓妆华服,却更显清新自然。
他微笑着与粉丝打招呼,签名,收下礼物。当走到周晚面前时,他停顿了片刻。
“今天也辛苦了。”他轻声说,眼神中有一种周晚读不懂的情绪。“生日快乐,时屿。
”周晚按下快门,捕捉到他微微愣怔的瞬间。周时屿点点头,继续向前走去。
但就在转身的刹那,他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生日会的最后一个环节,
我希望你能在台前右侧的位置拍摄。”周晚怔住了。这不是偶像通常会对站姐说的话。
站姐们自有默契,知道哪些角度最好,哪些位置最适合拍摄。周时屿的建议,
几乎像是在暗示什么。没等她回应,周时屿已经随着保安的护送进入了公司大楼。
———生日会晚上八点准时开始。能容纳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蓝色的应援灯如同星海,
与“Nebula”(星云)的团名相呼应。周晚按照惯例站在最佳拍摄位置,
但想起周时屿早上的话,她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周时屿的表演精彩纷呈,
与粉丝的互动也恰到好处。他展示了粉丝送的各式礼物,
甚至现场尝试做奶茶——这是最近网络上流行的粉丝福利环节。然而,
就在生日会接近尾声时,周时屿突然要求工作人员调暗灯光。“今天,
我想分享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故事。”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
原本喧嚣的场地顿时安静下来。一束追光灯打在周时屿身上,他站在舞台中央,
手中多了一个陈旧的本子。周晚的心跳突然加速——她认得那个本子,
是周时彦的天文观测日记!“很多人不知道,我有一个双胞胎哥哥,他叫周时彦。
”周时屿的声音平静,但握着麦克风的手指关节却微微发白,“他是一位天文摄影师,
三年前因为意外离开了我们。”台下响起细微的惊呼声。周时屿的家族背景一直是保密的,
这是他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及自己的家人。“哥哥生前最爱星空,
他说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迹,即使是双胞胎星星,也会沿着不同的路径运行。
”周时屿的目光穿过灯光,准确无误地落在周晚身上,“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他的生日。
所以我想在这里,与他分享这个特殊的时刻。”周晚感到呼吸困难,
手中的相机变得沉重无比。她看着周时屿翻开那本日记,展示里面的星图和一些简短的记录。
那是周时彦最私密的东西,如今却成了公开表演的道具。愤怒和悲伤交织在一起,
让她几乎无法站稳。“哥哥生前最爱的人是——”周时屿的声音继续着。但就在这时,
会场突然陷入黑暗,音响发出一阵刺耳的噪音。停电了。人群中响起惊呼和些许骚动。
应急灯很快亮起,提供着微弱的光线。周晚凭借本能举起相机,
在混乱中捕捉到了舞台上的周时屿——在黑暗降临的瞬间,他脸上不是惊慌,
而是一种近乎解脱的表情。几分钟后,电力恢复,生日会草草结束。
周时屿没有完成他的告白,而周晚在混乱中提前离开了会场。那天深夜,
周晚更新了“StarryNight”,发布了生日会的照片集。最后一张,
是停电瞬间周时屿的脸,配文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即使是星星,也有不想被看到的阴影。
”发布后不到一分钟,周晚收到了周时屿的私信。那是他第一次直接联系她。
“明天下午三点,哥哥常去的那个天文台旧址。我想你应该知道是哪里。
”4天文台的真相“我们需要谈谈。”北京城北的废弃天文台隐匿在一片白杨林中,
秋风卷起落叶,在斑驳的水泥地上打着旋。周晚提前半小时到达,她需要时间整理心绪,
更需要时间面对这个充满周时彦痕迹的地方。三年前,就是在这里,
周时彦拍下了那张获奖的《第二十五颗星》。也是在这里,
他向她描述了一个未来——等他从天文系毕业,他们就一起旅行,追逐地球上最纯净的星空。
周晚触摸着生锈的栏杆,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周时彦总是充满**地讲解星座传说,
却能因为一颗突然划过的流星而像个孩子般雀跃。他与周时屿虽是双胞胎,
性格却截然不同——时彦外向热情,时屿内敛沉静;时彦活在当下,时屿规划未来。
“你来了。”周晚转身,看见周时屿站在台阶下。他穿着简单的黑色外套,
没化妆的脸在午后光线下显得格外年轻,也格外像记忆中的那个人。“你怎么敢?
”周晚开门见山,声音因愤怒而颤抖,“怎么敢在粉丝面前利用时彦的故事?
那是他最私密的东西!”周时屿缓缓走上台阶,与周晚并肩而立,望向废弃的天文台主楼。
“你认为我是在‘利用’他?”“难道不是吗?将他的死亡作为生日会的煽情点,
将他的日记当作表演道具——”“你根本不了解。”周时屿打断她,
声音里有一种罕见的尖锐,“你不了解我,也不了解哥哥。”周晚愣住,
从未见过周时屿如此情绪外露。在她印象中,他永远是那个控制力极强的完美偶像。
周时屿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来:“你知道为什么我会进娱乐圈吗?”周晚沉默。
“在哥哥去世后,全家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寂静。爸妈不敢提起他,
家里所有关于他的东西都被收起来,仿佛他从未存在过。”周时屿的目光投向远方,“而我,
这个和他共享了二十年生命的人,被要求继续正常生活,正常学习,正常微笑。
”一阵风吹过,白杨树叶沙沙作响,像是自然的叹息。“直到有一天,
我在他的一本旧笔记本里发现了一段话。”周时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片,
小心地展开,读道:“‘时屿有着我永远无法企及的表演天赋,但他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总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希望有一天,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周晚认出了那是周时彦的笔迹,心头一阵刺痛。“所以你去做了偶像?”她问,
语气已不似先前尖锐。“我去了艺考,不顾父母反对,签了公司,接受了训练。
”周时屿微微耸肩,“某种程度上,哥哥比任何人都了解我。站在舞台上的确让我感到自由,
尽管这种自由也是另一种束缚。”他转向周晚:“现在你能明白了吗?我提起哥哥,
不是利用他,而是拒绝遗忘。我不能让他的存在被完全抹去,哪怕是以这种公开的方式。
”周晚靠在栏杆上,感觉全身力气被抽空。她一直以为只有自己还在坚守对周时彦的记忆,
没想到周时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一场同样孤独的坚守。“那张照片,”她轻声说,
“你手机里存着的,我站在高台上的照片。你什么时候拍的?”周时屿明显愣了一下,
随即露出苦笑:“你看到了啊。是五个月前,朝阳公园的商演。你为了拍全景,
爬上了音响架,差点摔下来。”周晚完全不记得这个细节,
她只记得那天拍到了周时屿一个难得的开怀大笑的瞬间。“我以为偶像不会注意这些细节。
”她说。“偶像也是人。”周时屿轻声回应,“而且,我从很早就认识你了,周晚。
通过哥哥的描述,通过他藏在抽屉里的你的照片。
”周晚感到心跳加速:“时彦他...经常提起我?”“他叫你‘他的彗星’——明亮,
罕见,突然闯入他的宇宙,改变了所有轨道。”周时屿微笑,那笑容如此像周时彦,
又如此不同,“他甚至计划在毕业典礼上向你求婚。买了一枚小小的戒指,
藏在书架的天文书后面。”周晚的眼泪终于不受控制地流下。这些细节,
这些她从未知晓的细节,比任何直白的告白都更让她心痛。失去的不仅是爱情,
更是所有可能发生的未来。“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周时屿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哥哥生前最后几个月,我们几乎不说话。他怪我太过循规蹈矩,我怨他太过理想主义。
那场争吵...关于他放弃保研机会去青海拍摄流星雨的决定...是我们最后一次对话。
”周晚记起那段时光,周时彦确实情绪低落,但她以为是因学术压力,
从没想到与家庭矛盾有关。“他去青海前晚,给我发了短信。”周时屿拿出手机,
翻到一条三年前的短信记录,“‘帮我照顾好小晚,如果我有任何不测。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