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网文写手“刘书扬”带着书名为《法医林砚:外卖小哥密室之死》的短篇言情小说回归到大众视线。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背景设定和出色的剧情展开,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就中间8点左右出去买了包烟,也就10分钟,小卖部老板也能证明!”这时,一个穿粉色珊瑚绒睡衣的女人突然冲进来,头发乱糟糟的……
章节预览
“尸体不会说谎,我是法医林砚。”一、密室惊现城郊老旧居民楼的楼道里,
消毒水味混着未散的煤气味,呛得人喉咙发紧。502室门口拉起的警戒线外,
围满了穿蓝色外卖服的骑手,有人举着手机拍视频,镜头抖得厉害;有人蹲在台阶上抽烟,
烟蒂扔了一地;还有个戴眼镜的年轻骑手红着眼眶骂:“王磊哥昨天还帮我送了两单晚班,
他送完最后一单还说要给阿姨熬粥,怎么会忘关煤气?肯定有问题!”我蹲下身,
指尖避开门锁上的灰尘,轻轻触到插销——老式铜制插销完全卡进锁扣,
表面沾着一层淡灰色油污,不是长期使用堆积的旧痕,而是新鲜的、还带着金属光泽的油污,
像是刚被人用沾了油的手套碰过。“沈舟,你看这个。”我用镊子挑起一点油污,
放在鼻尖轻嗅,有淡淡的煤气味,“和厨房煤气罐阀门上的油污成分应该一致,
有人在案发后动过插销,故意做了‘从内部锁死’的假象。”沈舟挤进门缝,
举着手电筒扫过屋内,光束掠过斑驳的墙皮,
落在狭小的空间里:15平米的出租屋被隔成卧室和厨房,
床头摆着半盒没吃完的红烧牛肉面,调料包没拆完,旁边是王磊母亲的肺癌诊断书,
欠费58000元”的红色字样刺眼得很;厨房门口倒着一个磨破边角的蓝色外卖箱,
箱盖敞开,里面躺着一份没拆封的麻辣烫,汤料已经凉透,订单小票被汗水浸得发皱,
备注栏用圆珠笔写着“麻烦送快些,孩子发烧39度,等药救命”,
收件人是302室的李娟,送达时间显示昨晚7点30分。“死者王磊,
28岁,‘闪电外卖’平台金牌骑手,连续三个月配送量第一,好评率99.8%。
”沈舟翻着手里的资料,声音压得很低,怕吵到周围的人,
“前阵子在市中心商场救过一个坠楼的5岁小孩,本地新闻还报道过,
当时他为了接孩子,摔破了膝盖,歇了两天就接着跑单。昨天他从早上6点开始配送,
到晚上7点接完最后一单,总共跑了62单,比平时多了10单。
”我戴上乳胶手套,慢慢扶起倒在客厅中央的尸体。王磊的脸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嘴唇发绀,口鼻周围有淡紫色瘀斑——这是典型的煤气中毒症状,
但当我的手指滑过他的左手手腕时,
突然摸到一道细微的凸起:手腕内侧有一圈约0.5厘米宽的勒痕,
痕迹边缘不是平滑的,而是有“平行的细划痕”,像是被编织绳反复摩擦留下的,
而且勒痕深浅不均,靠近虎口的位置最深,甚至能看到皮下出血,显然不是自伤能形成的,
更像是被人从背后勒住,挣扎时留下的痕迹。“小陈,取皮肤样本。
”我示意小陈递来取样刀,“勒痕处取3毫米厚的皮肤切片,重点检测皮下出血时间,
还有残留的纤维成分。”转身走向厨房时,脚下踢到一个空的青岛啤酒罐,
罐口沾着一点白色粉末,不是啤酒泡沫的残留,而是像某种晶体磨成的粉。
我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罐口,粉末在灯光下泛出微弱的光泽,凑近闻了闻,没有异味。
“沈舟,你看这个。”我把棉签递给她,“煤气中毒现场不该有这种粉末,
而且罐子是打开的,里面的啤酒没喝完,王磊平时喝酒吗?”“骑手们说他很少喝,
除非是陪他母亲过节。”沈舟蹲下身,手电筒照向煤气罐,“阀门是完全打开的状态,
灶台的小火苗调得特别小,像是故意让煤气慢慢泄漏,
而且阀门开关上有一枚清晰的指纹——你看,指纹边缘有明显的磨损,
应该是长期干粗活的人留下的,王磊的指纹比较细腻,不像他的。”我蹲在煤气罐旁,
手指拂过罐身贴着的“检修合格”标签,标签日期是上周三,
但标签边角有“被撕过再粘回”的痕迹,粘胶处还沾着一根红色的细线,
线的材质像是尼龙,和外卖打包绳的材质相似。“这个标签被动过手脚。
”我用镊子夹起红线,“可能是凶手打开煤气罐时,不小心勾到了标签,把线粘在了上面。
”“谁是房东?”我朝门口喊了一声,楼道里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下来。
一个穿花衬衫、肚子凸起的男人挤了进来,是赵刚,他看到尸体时下意识地往后缩了一步,
双手在身前摆个不停,声音发颤:“我……我就是房东赵刚,昨天下午四点多,
我还在楼下碰到王磊,催了他一句房租,他说他妈妈这两天要化疗,钱周转不开,
让我再缓半个月,我没逼他啊!真没逼他!
”我盯着他的裤脚:深灰色的运动裤裤脚沾着一团湿润的泥土,
泥土里混着几株狗尾草——这种草只在楼下花坛里有,而且昨晚没下雨,泥土是新鲜的,
说明他最近去过花坛,甚至可能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你昨晚7点到9点在哪?
有没有人能作证?”“在小区门口的麻将馆打牌!”赵刚立刻掏出手机,点开通话记录,
“你看,我牌友老周能作证,我从7点一直打到9点,
就中间8点左右出去买了包烟,也就10分钟,小卖部老板也能证明!”这时,
一个穿粉色珊瑚绒睡衣的女人突然冲进来,头发乱糟糟的,手里攥着一盒儿童退烧药,
是李娟。她看到尸体时脸色一白,手里的药盒掉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警察同志,
我……我昨晚让王磊帮我带退烧药,他迟到了5分钟,我气不过就投诉了他,
会不会是他觉得委屈,想不开……”我注意到她的右手袖口沾着一点淡灰色油污,
和插销上的油污颜色、质感都一致,而且袖口边缘有一根红色的细线,
和煤气罐标签上的线看起来是同一种。“你投诉后,王磊有没有找过你?或者给你打电话?
”“没有!绝对没有!”李娟的眼神躲闪着,下意识地把袖口往身后藏,
“我接了外卖就回屋照顾孩子了,孩子烧得厉害,我没出过门,301室的张阿姨能证明,
她还过来帮我看过孩子呢!”小陈突然在尸体旁喊我:“林姐,死者上衣口袋里有东西,
摸起来硬邦邦的!”我走过去,小心地翻开王磊的外套口袋,掏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条,
是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上面用铅笔写着“赵刚+李娟”,后面画了个问号,
还有一串模糊的数字——像是电话号码的后四位“3729”。我展开纸条时,
从里面掉出半片指甲,指甲是淡粉色的,边缘有红色油漆的残留,
颜色和赵刚停在楼下的电动车上的油漆颜色一模一样。“小陈,
把这些样本立刻送回法医中心。”我把纸条、指甲、沾着白色粉末的棉签都装进证物袋,
“重点查白色粉末的成分、阀门上的指纹、红色细线的材质,还有指甲上的油漆残留,
和赵刚的电动车做比对。”沈舟突然拉了拉我的胳膊,
示意我看向窗外:防盗网是老式的钢筋防盗网,网格间距只有10厘米,
成年人根本钻不进来,但其中一根直径1厘米的铁条,
焊点处有“新鲜断裂后重新焊上”的痕迹,焊接口的金属还是暗红色的,没完全冷却,
显然是刚处理过不久。楼道里的议论声又大了起来,
刚才那个戴眼镜的年轻骑手突然喊:“张涛呢?涛哥昨天还跟王磊哥抢单吵架,
说要让王磊哥‘吃点苦头’,今天怎么没见他来?”张涛?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名字在王磊的手机通话记录里出现过17次,
全是未接来电,最近一次就在昨晚7点05分,也就是王磊接完最后一单之前。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法医中心的老周打来的,声音很急促:“林砚,
白色粉末的初步检测结果出来了,是劳拉西泮,一种强效安眠药,剂量虽然不足以致命,
但能让人在15分钟内陷入深度昏睡,持续1-2小时!
痕、被动过手脚的煤气罐和防盗网、神秘的红色细线、纸条上的名字……这根本不是意外,
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而赵刚、李娟、张涛,三个看似无关的人,已经全都掉进了嫌疑圈,
每个人的证词里都藏着漏洞,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疑的痕迹。我看着王磊僵冷的手,
他的手指还保持着“攥紧纸条”的姿势——他死前一定发现了什么秘密,
想留下线索,只是没来得及把话说完。楼道里的煤气味渐渐被风吹散,
但这起密室杀人案的迷雾,才刚刚开始笼罩在这栋老旧的居民楼上空。
二、嫌疑人排查回到法医中心,各项检测报告陆续送了过来,我和沈舟坐在证物分析室里,
把线索一条一条理清楚:白色粉末确实是劳拉西泮,纯度很高,
不是普通药店能买到的;煤气罐阀门上的指纹,经过比对,属于李娟;红色细线是尼龙材质,
和外卖平台统一发放的打包绳成分完全一致;死者指甲上的红色油漆,
和赵刚电动车上的油漆型号、批次都能对上;王磊手腕勒痕处的皮下出血时间,
比死亡时间早1.5小时左右,说明凶手先控制住他,再灌药、开煤气,
一步步推进谋杀计划。“沈舟,你侧写一下张涛的行踪。”我把张涛的资料推到他面前,
“他和王磊有抢单的矛盾,还威胁过王磊,而且王磊死前最后一个未接来电就是他的,
必须查清楚他昨晚的动向。”沈舟打开外卖平台的后台系统,调出张涛的配送轨迹:“你看,
张涛昨晚7点15分在王磊住的小区接了一单,收件地址是小区对面的便利店,
7点30分显示‘配送完成’,但便利店老板说根本没订过外卖——这是个假单,
他就是故意来小区附近的。”轨迹图上,张涛在7点30分之后,
一直停留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旁,直到7点50分才离开,往城郊方向去了。
“他在小区门口停留了20分钟,这段时间足够他做很多事。
”沈舟指着轨迹图上的红点,“而且他离开后,去了城郊的垃圾处理站,
停留了10分钟,很可能是在销毁证据。”我们立刻联系张涛,他正在配送途中,
接到电话后,半小时就赶到了法医中心。他穿着和王磊同款的蓝色外卖服,袖口磨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