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One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扣人心弦的现代言情小说《木匣秘影》,主角老秦陈默苏晴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在这个充满悬疑和冒险的世界中,他们经历了重重考验,展现了坚韧和智慧。递到老杨面前。老杨的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指节泛白。“说吧,这木头哪来的?”陈默的语气冷了下来,“老秦……。
章节预览
1秋末的雨下得黏腻,老城区的青石板路被泡得发亮,连空气里都裹着一股潮湿的木料味。
刑警陈默把警车停在“巧手艺”木匠铺对面时,
烟蒂已经在指间捏得变形——这是他今天接到的第二起命案,却比凌晨那起更让他心头发沉。
木匠铺的卷闸门只拉了一半,露出半扇积灰的玻璃门,门把手上挂着串褪色的红绳,
绳尾拴着个小木块,刻着“秦”字。陈默弯腰钻进去时,雨丝顺着卷闸门的缝隙飘进来,
在地面洇出一小片深色水痕,恰好与门槛边的几滴暗红血迹连在一起,像条没头没尾的红蛇。
“陈队,您来了。”辖区派出所的年轻民警小张迎上来,声音压得很低,
“死者是店主秦守业,老秦,街坊都叫他老秦。发现人是隔壁花店的苏晴,早上七点来送花,
看见卷闸门没关严,喊了好几声没人应,推门进来就看见……”小张的话顿了顿,
指了指工坊角落,“就在那儿。”陈默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工坊里杂乱地堆着木料和工具,
刨花在地面铺了薄薄一层,被人踩出凌乱的脚印。最里面的角落,一个樟木箱倒扣在地上,
箱体是半完工的状态,边角还没打磨光滑,露出浅棕色的木茬。
木箱的缝隙里塞着几根花白的头发,箱身一侧沾着深色的污渍,
凑近了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混着樟木特有的辛辣气。“法医呢?”陈默问。“刚到,
正在拆木箱。”小张说着,往角落挪了挪,给穿白大褂的法医腾出路来。陈默走过去时,
法医正用撬棍小心地撬开樟木箱的榫卯结构——这箱子做得扎实,榫头卡得极紧,
显然是老秦亲手打的。随着“咔嗒”一声轻响,木箱被掀开,秦守业的尸体露了出来。
他蜷缩在箱内,背靠着箱壁,头歪向一侧,花白的头发被血黏在脸颊上。
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沾着木屑,右手紧紧攥着什么,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死因一眼就能看出是头部重创,额角有个不规则的伤口,血已经凝固成暗褐色,
顺着脸颊流到脖颈,在衣领处积成硬块。“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十点到凌晨两点之间,
具体得等尸检。”法医一边戴手套,一边跟陈默汇报,“头部创口边缘不整齐,
像是被钝器反复击打造成的,凶器暂时没找到。你看他右手。”陈默蹲下身,
目光落在秦守业的右手。法医小心地掰开他的手指,
半截断裂的木榫露了出来——那是樟木箱上的榫头,断面还很新,能看到清晰的木纹,
榫头边缘沾着点暗红的血迹,还有些暗褐色的粉末,嵌在木纹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榫头是被硬生生掰断的?”陈默问。“不像。”法医摇头,用镊子夹起木榫,
“断面有明显的切削痕迹,像是用刨子或者凿子切断的,但断口处又有挤压的变形,
可能是死者生前攥得太用力。还有这个粉末,我得带回去化验,看着不像木料的灰。
”陈默点点头,目光扫过工坊。这里更像个杂乱的仓库,
而非营业的店铺——靠门的展示架上摆着几个做好的木凳、木盒,蒙着一层薄灰,
显然很久没卖过东西。工作台在工坊中央,上面放着一把半开的墨斗,墨线垂下来,
在桌面上洇出一道黑痕,旁边散落着几把不同型号的刨子、凿子,还有一个没刻完的木雕像,
是个笑面佛,佛头已经初具雏形,只缺眼睛。“现场有没有被翻动过的痕迹?”陈默问小张。
“初步看没有。收银台在那边,抽屉是关着的,里面有几百块现金,没被动过。
”小张指了指门口的柜台,“贵重物品……老秦这铺子里好像也没什么贵重东西,
就是些木料和工具。哦对了,监控坏了,老秦说省电费,上个月就把监控停了。
”陈默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把墨斗。墨斗的线轴是桃木做的,包浆温润,显然用了很多年。
他轻轻转动线轴,墨线慢慢收回去,线头上沾着点木屑——不是樟木的浅棕,
而是更深的红褐色,像是某种硬木。他又看了看桌上的刨子,其中一把最大的平刨,
刨刀上还沾着新鲜的木花,木花的颜色和墨线头上的木屑一致。“老秦最近在做什么活?
”陈默问小张。“不清楚。街坊说他这半年挺奇怪的,很少开门,晚上倒经常亮灯,
有时候能听见锯木头的声音,锯得特别急,像是在赶工。”小张挠了挠头,“苏晴说,
前几天晚上路过,还看见老秦在窗户边锯木料,灯影里看着挺慌张的,像是怕人看见。
”陈默的目光又落回那个樟木箱上。木箱内壁很光滑,显然是打磨过的,但在箱体侧面,
靠近底部的位置,有几行浅浅的刻痕,像是用凿子尖刻出来的,笔画断断续续,没刻完。
他凑过去仔细看,借着从玻璃门透进来的天光,勉强辨认出两个残笔——一个是“欠”,
左边的“人”字旁刻得很清晰,右边的“欠”只刻了一半;另一个是“命”,
“人”字头的撇和捺很明显,下面的“叩”却只刻了一竖。“这刻痕是新的?”陈默问法医。
法医凑过来摸了摸,“应该是最近刻的,刻痕里的木屑还没掉干净,而且没有氧化的痕迹。
看力度,刻的时候手挺抖的,像是没力气,或者很紧张。”陈默站起身,环顾整个工坊。
除了积灰和杂乱,这里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老秦是个老木匠,
做了几十年木工,手艺在老城区是出了名的,他打的家具,榫卯结构从来都是严丝合缝,
怎么会在自己的工坊里,被一个没完工的樟木箱压死?而且木箱是倒扣的,
像是有人故意把他塞进箱里,再把箱子翻过来。“苏晴呢?”陈默突然问。
“在外面的花店里,情绪不太好,我让同事陪着。”小张说。“我去问问她。
”陈默拍了拍身上的木屑,转身往外走。出了木匠铺,隔壁的“晴雨花店”就在旁边,
门开着,门口摆着几桶新鲜的雏菊,被雨水打湿后,花瓣耷拉着,看着有些蔫。
一个穿浅蓝连衣裙的女人坐在柜台后,手里攥着块白色的手帕,眼眶红红的,正是苏晴。
她看起来三十岁左右,头发扎成简单的马尾,脸上没化妆,皮肤很白,只是嘴唇没什么血色。
看见陈默进来,她站起身,声音带着哭腔:“警察同志……老秦他……”“你别太难过,
我想问你几个问题。”陈默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尽量让语气温和些,
“你早上几点发现老秦出事的?”“七点十分左右。”苏晴坐下,手指绞着手帕,
“我每天早上都会来给老秦送一束花,他喜欢雏菊,说看着干净。今天过来的时候,
看见他铺子里的卷闸门没拉到底,我以为他起晚了,喊了好几声‘秦叔’,都没人应。
我推了推玻璃门,门没锁,进去就看见……看见那个木箱,还有血……”她的声音开始发抖,
“我吓得赶紧退出来,给派出所打了电话。”“老秦最近有没有什么反常的地方?
比如跟人吵架,或者提到什么特别的事?”陈默问。苏晴想了想,点点头:“有。
这半年他很少出门,有时候我送花过去,看见他坐在门口抽烟,眼神呆呆的,问他怎么了,
他也不说。前几天晚上,大概十点多,我关店门的时候,看见他铺子里还亮着灯,
窗户没关严,我看见他在锯一根特别粗的木头,锯得特别用力,额头上都是汗,
还时不时往门口看,像是怕有人来。”“什么样的木头?”陈默追问。“颜色很深,
红棕色的,看着很硬,不像他平时用的松木或者杉木。”苏晴回忆着,
“我还听见他跟人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好像在吵架,
说什么‘那东西不能动’‘你别逼我’之类的,具体我没听清。挂了电话之后,
他还摔了东西,好像是刨子之类的工具。”“你知道他跟谁打电话吗?”“不知道。
”苏晴摇头,“他很少跟人联系,除了我,好像就跟他那个徒弟小周来往多一点。
小周大概半个月前还来过一次,跟老秦在铺子里待了很久,后来走的时候,脸色不太好,
老秦送他到门口,还说了句‘你别掺和这事’。”陈默心里一动——徒弟小周?
小张刚才没提过这个人。他刚想再问,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是法医打来的。“陈队,有发现。
”法医的声音带着点兴奋,“在死者的口袋里,找到了一个竹笔,
就是他平时画墨线用的那种,笔尖上沾着的粉末,跟木榫上的不一样,是更深的褐色,
而且在笔杆的缝隙里,发现了一点干涸的血迹,应该是死者自己的。还有,
我们在樟木箱的底部,发现了一个暗格,是用榫卯结构藏起来的,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里面是空的,但有被翻动过的痕迹,好像之前放过什么东西。”陈默挂了电话,
看向苏晴:“你知道老秦有个暗格吗?或者他有没有提到过什么特别的东西,
比如藏起来的木料或者工具?”苏晴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不知道。
老秦的铺子里都是木料和工具,我没见过什么暗格。不过……”她像是想起了什么,
“大概一个月前,我看见他搬了一根特别粗的木头进铺子里,用黑布裹着,好像很怕人看见。
那木头看着很重,他搬得很吃力,我想帮忙,他还不让,说‘你别碰,这东西危险’。
”“危险?”陈默皱起眉,“他没说为什么危险吗?”“没有。”苏晴摇头,
“他就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把铺门关上了,那天下午都没开门。”陈默站起身,
走到花店门口,望向对面的木匠铺。雨还在下,卷闸门半开着,像一张咧开的嘴,
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老秦的死,显然不是意外——那个倒扣的樟木箱,
没刻完的“欠命”残笔,藏起来的暗格,还有苏晴提到的“危险木头”和神秘电话,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方向:老秦知道什么秘密,或者藏了什么东西,而这个秘密,
最终让他送了命。他转身回到木匠铺,法医已经把秦守业的尸体抬到了担架上,
准备送去尸检。陈默走到那个樟木箱前,蹲下身,仔细看着内壁的刻痕。
“欠”“命”——这两个字组合起来,会是什么?是“欠命”?还是“命欠”?
老秦是在给谁留信息,还是在忏悔?他又拿起那支从秦守业口袋里找到的竹笔。
笔杆是老竹做的,上面刻着细小的花纹,是老秦自己刻的,他认得这种花纹,
之前在展示架上的木盒上见过。笔尖上的褐色粉末还在,他用手指轻轻蹭了一下,粉末很细,
沾在指尖,有轻微的颗粒感,不像木料的灰,倒像是……铁锈和水泥的混合物?就在这时,
小张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陈队,查到了!老秦死前三天,
在城郊的木料厂订了一批铁梨木,一共三根,每根都有二十公分粗,昨天下午送到的。
但我们在铺子里找了一圈,没看见铁梨木的影子,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铁梨木?
陈默心里一沉。铁梨木质地坚硬,颜色正是红褐色,
跟他在墨线和刨刀上看到的木屑颜色一致。老秦订了铁梨木,却没在铺子里留下痕迹,
是被人拿走了,还是藏起来了?那个被翻动过的暗格,会不会就是用来藏铁梨木的?
他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把沾着红褐色木屑的平刨,刨刀上的木屑还很新鲜,
显然是最近用过。老秦用这把刨子刨过铁梨木,可他为什么要刨铁梨木?铁梨木质地坚硬,
加工起来很费力,一般用来做高档家具或者承重的房梁,老秦一个小木匠铺,
用得上这么好的木料吗?陈默的目光又落回那个樟木箱上。木箱是半完工的,榫头被切断,
内壁有刻痕,底部有暗格——这箱子,到底是老秦为自己准备的,还是为别人准备的?
如果是为自己准备的,那他是不是早就知道自己会出事?雨还在下,敲打着玻璃门,
发出“哒哒”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外面敲门。陈默走到门口,推开一条缝,
望向空无一人的青石板路。雨雾里,一个模糊的身影从街角闪过,戴着顶鸭舌帽,低着头,
看不清脸。“小张,去看看那个人!”陈默喊了一声。小张立刻跑出去,可等他追到街角,
那个身影已经不见了,只剩下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和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叫。陈默站在门口,
手里攥着那支竹笔,笔尖的褐色粉末在指间慢慢散开。他知道,
这起案子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老秦的死,铁梨木的消失,神秘的鸭舌帽男人,
还有那个没刻完的“欠命”残笔,像是一个个散落的榫头,只有找到正确的拼接方式,
才能看清整个真相的轮廓。而那个藏在樟木箱底部的暗格,空了的位置,到底曾经放着什么?
是老秦藏起来的秘密,还是凶手想要的东西?他低头看了看指间的粉末,
又抬头望向对面的花店。苏晴正站在柜台后,望着木匠铺的方向,眼神复杂,
手里还攥着那束没送出去的雏菊。她刚才说的话,是全部的真相吗?
老秦不让她碰的“危险木头”,又到底是什么?工坊里,樟木箱静静地躺在地上,倒扣着,
像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陈默深吸一口气,雨水的潮湿和木料的辛辣味涌入鼻腔,
让他清醒了几分。他知道,接下来要找的,不仅是凶手,
还有老秦藏起来的那个秘密——那个足以让他送命的秘密。2雨势在正午时分弱了些,
老城区的青石板路泛着冷光,“巧手艺”木匠铺门口拉起的黄色警戒线,
在灰蒙蒙的天色里格外扎眼。陈默坐在警车的副驾上,
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送货单——这是城郊“兴盛木料厂”提供的,
上面清晰写着:10月18日,秦守业订购铁梨木三根,规格20cm×2m,
送货地址为老城区木匠铺,签收人一栏是秦守业的潦草签名,日期正是他遇害前一天。
“陈队,木料厂的老板说,这批铁梨木是老秦特意订的,提前半个月就付了定金,
还反复叮嘱‘一定要按时送,不能让别人看见’。”开车的小张把刚问来的信息报给陈默,
“送货的师傅说,昨天下午三点多送到木匠铺时,老秦亲自开的门,
还让他把木料卸在后门的小巷里,不让进院子,卸完货就急着关了门,好像怕邻居看见。
”陈默指尖在送货单上划过“铁梨木”三个字。铁梨木是硬木里的珍品,密度高、耐腐朽,
早年常用在古建筑的房梁或高档家具上,现在市面上很少见,价格也贵得离谱。
老秦一个快倒闭的小木匠铺,既不做高档家具,也不接建筑活,突然订这么一批铁梨木,
本身就透着古怪。更奇怪的是,木料送过去不到一天,老秦就死了,
木料也跟着消失得无影无踪——是凶手把木料拿走了?还是老秦早就藏在了别的地方?
“去城郊废品站。”陈默突然开口。小张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您是说……老杨?
”昨天老杨的名字只在邻居的只言片语里提过一嘴,说他偶尔来收老秦的废木料,
两人算不上熟。但陈默总觉得不对劲——老秦订了珍贵的铁梨木,没理由同时处理废木料,
除非“收废木料”只是个幌子。警车驶出老城区,沿着城郊的土路颠簸了二十多分钟,
终于看到了“老杨废品站”的招牌。那是个用铁皮搭起来的院子,里面堆着小山似的废品,
生锈的铁皮罐、破旧的家具、断成半截的钢筋,在雨雾里散发着铁锈和霉味。
一个穿蓝色工装裤的男人正蹲在废品堆旁抽烟,看见警车,他猛地站起身,
手不自觉地往身后藏了藏。“你是杨建军?”陈默走过去,亮出警官证。男人点点头,
眼神有些闪躲:“是……警察同志,找我有事?”“秦守业死了,你知道吗?
”陈默盯着他的眼睛。老杨的喉结动了动,烟蒂从指间滑落:“知……知道,
早上听街坊说了。”“你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上周……上周三吧,
来收他的废木料。”老杨的声音有些发紧,“就是些没用的碎木头,没别的。
”“只是收废木料?”陈默往前走了一步,目光扫过废品堆角落——那里堆着一堆木料,
大多是松木板和杉木屑,唯独最底下压着一块暗红色的木头,边缘露出一点,
质地看起来格外坚硬。“你收的废木料里,有铁梨木吗?”老杨的脸色瞬间白了,
下意识地挡在废品堆前:“没……没有,我从来没收过那东西,太贵了,收了也卖不出去。
”“是吗?”陈默绕过他,蹲下身,伸手掀开上面的碎木料,
那块暗红色的木头露了出来——足有半米长,十公分宽,表面粗糙,显然没经过加工,
但木纹致密,颜色深沉,正是铁梨木。更关键的是,木头的断面处,沾着一点暗褐色的粉末,
和秦守业指缝里、竹笔尖上的粉末一模一样。“这是什么?”陈默拿起铁梨木碎片,
递到老杨面前。老杨的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指节泛白。“说吧,
这木头哪来的?”陈默的语气冷了下来,“老秦死前订了三根铁梨木,现在一根都找不到,
偏偏在你这发现了碎片。你要是不说实话,就跟我们回局里说。
”这句话像是戳中了老杨的软肋,他突然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双手捂着脸,
声音带着哭腔:“我说……我说!这木头是老秦让我帮忙藏的,就昨天下午,他刚收到木料,
就打电话让我去后门小巷拿,说‘先放你那,等我消息’,还说不能让别人知道。
我问他为什么,他只说‘这东西关系到人命,你别多问’。”“关系到人命?”陈默皱眉,
“他还说什么了?”“没……没别的了。”老杨抹了把脸,眼神里满是恐惧,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可老秦跟我是老工友,二十年前一起在建筑队干过,
我不好意思拒绝。昨天晚上我还给他打电话,想问问什么时候把木料拿回去,结果没人接。
今天早上听说他死了,我吓得一宿没睡,想把木头扔了,
又怕警察找过来……”“二十年前的建筑队?”陈默抓住了关键信息,“哪个建筑队?
你们当时在哪个工地干活?”老杨的身体僵了一下,
眼神躲闪:“就是……就是城南的‘幸福里’工地,当时在盖居民楼。
”“幸福里”——陈默心里咯噔一下。他记得这个地方,十年前因为拆迁重建,
已经变成了商业区,但二十年前,那里确实发生过一起工地事故:一个叫赵建国的工人,
在安装房梁时“意外”坠楼身亡,当时警方认定是安全绳断裂导致的意外,案子早就结了。
而赵建国的女儿,正是现在老秦隔壁花店的老板娘,苏晴。“当时赵建国的事故,
你和老秦都在场?”陈默追问。老杨的头垂得更低了,
声音细若蚊蚋:“在……我们当时都在工地,负责木料验收和搬运。老秦是验收员,
我是搬运工。”“事故真的是意外吗?”这句话问出来,老杨突然浑身发抖,
像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他抬起头,眼里满是血丝:“是……是意外,警察都查过了,
安全绳老化断裂,跟我们没关系。”可他的语气太慌乱,眼神也不敢直视陈默,显然在撒谎。
陈默没再追问,而是让小张把老杨带回局里做笔录,自己则拿着那块铁梨木碎片,
开车回了老城区。他没回木匠铺,而是直接去了“晴雨花店”。苏晴正在整理花束,
看见陈默进来,手里的剪刀顿了一下:“警察同志,有线索了吗?
”陈默把铁梨木碎片放在柜台上:“你见过这种木头吗?”苏晴低头看了一眼,
眼神突然变了——她的手指轻轻碰了碰木头,指尖有些颤抖:“这是……铁梨木?
”“你认识?”“我爸以前跟我提过。”苏晴的声音低了下来,眼圈慢慢红了,
“他说二十年前在‘幸福里’工地,负责安装房梁,用的就是铁梨木,因为质地硬,承重好。
他还说,当时工地的木料都是秦叔验收的,两人还因为木料的事吵过架。”“吵架?
为什么吵架?”“我爸说,当时有一批铁梨木是劣质的,木纹里有裂缝,根本不能当房梁用,
让秦叔退回去,可秦叔不同意,说‘上面都点头了,你别多管闲事’。
”苏晴的声音带着哽咽,“后来没过多久,我爸就出事了……当时我才十岁,警察说是意外,
可我总觉得不对劲,我爸做事特别小心,每次上工前都会检查安全绳,怎么会突然断裂呢?
”陈默的心沉了下去。如果老秦当年验收了劣质铁梨木,而赵建国发现了这件事,
那赵建国的“意外”,很可能不是意外——会不会是老秦为了掩盖劣质木料的事,
故意制造了事故?而现在老秦订的这批铁梨木,又跟当年的事有什么关系?“老秦死前,
有没有跟你提过当年的事?”陈默问。苏晴摇摇头,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
转身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小木盒——就是老秦死前一天送给她的那个。她打开盒子,
里面除了赵建国的旧工作证,还有一张泛黄的纸,是当年工地的木料验收单,
上面的验收人签名是“秦守业”,而木料规格那一栏,被人用墨水涂掉了,
只隐约能看到“劣质”两个字的痕迹。“这张单子,是秦叔昨天早上偷偷塞给我的。
”苏晴的声音有些发抖,“他说‘当年的事,是我对不起你爸,这张单子你留着,
或许能帮你找到真相’。我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肯说,只说‘我欠你爸一条命,
该还了’。”“该还了?”陈默重复着这句话,
心里突然有了一个猜测——老秦是不是知道自己会出事?他订铁梨木,
是不是想弥补当年的过错?比如重新做一根合格的房梁,或者用铁梨木做什么东西,
来纪念赵建国?可凶手为什么要阻止他,还要拿走铁梨木?就在这时,手机响了,
是法医打来的。“陈队,化验结果出来了!秦守业指缝里和竹笔尖上的褐色粉末,
是混合了铁锈的水泥灰,成分和二十年前‘幸福里’工地的水泥完全一致!还有,
秦守业头部的致命伤,凶器初步判断是木质的,而且是表面有凹陷的木头,
比如……木工刨子的木柄。”木工刨子的木柄?
陈默立刻想到了老秦工作台上的那些刨子——其中一把最大的平刨,木柄是完整的,
但老秦的徒弟小周说,老秦上周把自己珍藏的木工刨子全送给了他。
难道凶器是小周手里的刨子?“还有一个发现。”法医的声音顿了顿,
“我们在秦守业的指甲缝里,发现了一点皮肤组织,经过DNA比对,不是老秦的,
也不是老杨的,目前数据库里没有匹配的人。”挂了电话,陈默看着苏晴手里的小木盒,
又看了看柜台上的铁梨木碎片,心里的线索慢慢串联起来:老秦当年验收劣质铁梨木,
赵建国发现后被灭口;二十年后,老秦良心发现,想把真相告诉苏晴,还订了新的铁梨木,
可能是想弥补过错;但有人不想让真相曝光,杀了老秦,拿走了铁梨木,还试图掩盖证据。
这个人,会是老杨吗?毕竟他是当年的知情者,而且藏了铁梨木碎片。
但老杨的反应看起来更像是恐惧,而不是凶手的冷静。那会是谁?
陈默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老秦的徒弟,小周。他立刻拿出手机,让小张查小周的下落。
没过多久,小张回了电话:“陈队,查到了!小周叫周伟,住在老城区的出租屋,
我们刚才去了他的住处,没人在,但邻居说,今天早上看见他背着一个大布袋出门,
袋子很重,好像装的是木头。”木头?难道是消失的铁梨木?陈默立刻起身:“地址发给我,
我现在过去。”苏晴看着他匆忙的背影,突然开口:“警察同志,你一定要查清楚,
我爸不能死得不明不白。”陈默回头,点了点头:“放心,我会的。”走出花店,
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默握紧了手里的铁梨木碎片,
指尖传来木头的冰凉触感。他知道,现在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但也越来越危险——凶手既然能杀了老秦,很可能也会对知情者下手,比如苏晴,比如小周。
他开车赶往小周的出租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尽快找到小周,找到消失的铁梨木,
因为那里面,藏着二十年前的真相,也藏着现在的凶手。
小周的出租屋在老城区的一个小巷里,是一间低矮的平房,门口挂着一把生锈的铁锁。
陈默敲了敲门,没人应,他试着推了推,门没锁,吱呀一声开了。屋里很杂乱,
地上散落着几件衣服,桌上放着几个空啤酒罐,
墙角堆着几个木工刨子——正是老秦送给小周的那些。陈默走过去,拿起最大的那个平刨,
仔细看了看木柄——木柄上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边缘还沾着一点暗红色的痕迹,
像是没清理干净的血迹。他立刻让技术科的人过来取样,然后在屋里继续搜查。在床底下,
他发现了一个大布袋,打开一看,里面是空的,但袋口沾着暗红色的木屑,
正是铁梨木的木屑。小周果然把铁梨木拿走了。可他为什么要拿?是帮老秦藏起来,
还是受了凶手的指使?陈默走到窗边,望向外面的小巷。巷子里很安静,
只有几个老人在晒太阳。他突然注意到,巷口的墙上,贴着一张寻人启事,
上面的照片是一个年轻女人,下面写着“寻找失踪者李梅,于10月17日失联,
最后出现地点为老城区木匠铺附近”。10月17日——正是老秦订铁梨木的前一天,
也是他遇害的前两天。这个李梅,会不会也和老秦的死有关?陈默拿出手机,拍下寻人启事,
发给小张,让他查李梅的信息。然后他又看了看手里的平刨——如果这就是凶器,那小周,
会不会就是凶手?可小周是老秦的徒弟,老秦还把珍藏的刨子送给了他,他为什么要杀老秦?
就在这时,技术科的人来了,取样后告诉陈默:“陈队,木柄上的血迹,
初步判断是秦守业的,而且凹陷的形状,和秦守业头部的创口完全吻合!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如果凶器真的是小周手里的刨子,那小周的嫌疑就最大。
可他为什么要杀老秦?难道他也是当年的知情者?他正想着,手机又响了,
是小张打来的:“陈队,查到李梅了!她是老杨的妻子,二十年前也在‘幸福里’工地干活,
是食堂的厨师。而且我们还查到,李梅和老秦的妻子,当年是闺蜜,
后来老秦的妻子因病去世,李梅就很少跟老秦来往了。更奇怪的是,
老杨说他昨天下午一直在废品站,可监控显示,他昨天下午四点多,去过老秦的木匠铺后门!
”老杨撒谎了。他不仅藏了铁梨木碎片,还在老秦遇害前去过木匠铺。而他的妻子李梅,
在老秦遇害前失联了。线索突然变得混乱起来:老杨、小周、李梅,
还有二十年前的赵建国案,到底谁才是凶手?消失的铁梨木,又藏着什么秘密?
陈默站在小周的出租屋里,看着桌上的木工刨子,又看了看窗外的寻人启事,突然觉得,
这起案子,就像一个没拼完的榫卯结构,看似每个零件都找到了,却怎么也拼不到一起。
而那个关键的“榫头”,或许就藏在消失的铁梨木里,藏在二十年前的真相里。他拿出手机,
拨通了苏晴的电话:“苏晴,你再想想,老秦昨天给你木盒的时候,
有没有说过铁梨木要放在哪?或者提到过什么特别的地方?”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然后传来苏晴的声音:“他好像说过……‘铁梨木要放在该放的地方,给你爸一个交代’。
该放的地方……会不会是‘幸福里’工地?”“幸福里”工地——现在已经变成了商业区,
那里还有什么能放铁梨木的地方?陈默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3警车驶离小周的出租屋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老城区的屋顶上,把青石板路染成一片暖橙。
陈默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发紧,
脑子里像塞进了一团缠打结的棉线——老杨的谎言、小周的失踪、李梅的失联,
还有那批消失的铁梨木,所有线索都绕着二十年前的“幸福里”工地打转,
却始终抓不到最核心的那根线头。“陈队,老杨的笔录出来了。
”副驾上的小张把刚打印好的纸递过来,“他承认昨天下午四点去过木匠铺后门,
但说只是去拿老秦答应给的废木料,没见到老秦本人,也没进铺子里。还说李梅失联的事,
他早就报了警,只是没跟我们说,因为怕警察怀疑他。”陈默扫了一眼笔录,
老杨的供词滴水不漏,却处处透着刻意——特意在老秦遇害前去过后门,
又刻意隐瞒妻子失联的事,怎么看都像是在掩盖什么。更可疑的是,技术科刚传来消息,
老杨废品站里的铁梨木碎片上,除了老秦的指纹,还沾着另一个人的指纹,经过比对,
正是失踪的李梅。“李梅的指纹怎么会在上面?”陈默皱起眉,“老杨不是说,
木料是他从老秦后门拿的吗?难道李梅也参与了?”“还有更奇怪的。”小张接着说,
“我们查了李梅的通话记录,她失联前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老秦的,
时间是10月17日晚上八点,也就是她失踪的当天。通话时长只有两分钟,
具体内容查不到,但老秦的通话记录里,那天晚上八点之后,还打给了一个陌生号码,
这个号码没有实名登记,查不到机主。”陌生号码?陈默心里一动,让小张把号码调出来,
发给技术科追踪。他踩下油门,把车往“幸福里”商业区开——苏晴的猜测或许没错,
老秦说的“该放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当年的工地旧址。二十分钟后,
警车停在了“幸福里”商业区的入口。曾经的建筑工地早已变成了热闹的商场和写字楼,
玻璃幕墙反射着夕阳的光,再也找不到半点当年的痕迹。陈默站在商场门口,
望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突然觉得有些茫然——就算老秦想把铁梨木放在这,可这么大的地方,
具体会在哪?“陈队,要不要去物业问问?或许他们有当年工地的图纸。”小张提议。
陈默点点头,跟着小张走进商场物业办公室。值班的经理听说他们是警察,
立刻找出了当年的施工档案。图纸上,“幸福里”工地的布局清晰可见:三栋居民楼,
一个临时仓库,还有一个木工房——巧的是,木工房的位置,
正好是现在商场负一层的杂物间。“负一层的杂物间现在还在用吗?”陈默问。“用是在用,
但很少有人去,主要放一些废弃的清洁工具。”经理说,“钥匙在保安室,
我可以让人带你们过去。”跟着保安穿过狭窄的楼梯间,来到负一层。这里光线昏暗,
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霉味,走廊两侧的房间大多锁着,只有杂物间的门虚掩着,
门上的油漆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木板。“就是这儿了。”保安推开门,
里面堆着扫帚、拖把和几个空纸箱,角落里还放着一个生锈的铁架子,
看起来很久没人清理过。陈默走进去,目光扫过整个房间。地面铺着水泥地,有几处裂缝,
墙角结着蛛网。他蹲下身,仔细查看地面,突然在铁架子底下,
发现了一点暗红色的木屑——和铁梨木的颜色一模一样。“小张,过来看看。
”陈默指了指木屑。小张立刻拿出证物袋,小心翼翼地把木屑装了进去。就在这时,
陈默的手机响了,是技术科打来的:“陈队,追踪到那个陌生号码的位置了!
就在‘幸福里’商业区附近的一个老旧小区,具体地址是……”陈默记下地址,
让小张留在杂物间继续搜查,自己则开车赶往那个小区。小区很旧,楼道里没有灯,
只能借着窗外的天光往上走。陌生号码所在的房间在三楼,门上贴着一张泛黄的春联,
门把手上积着薄灰,看起来像是很久没人住了。陈默敲了敲门,没人应。他试着转动门把手,
门没锁,轻轻一推就开了。屋里的景象让陈默愣了一下——客厅里空荡荡的,
只有一张破旧的沙发和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个打开的笔记本,旁边还摆着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是三个年轻人,站在建筑工地前,左边的是年轻时的老秦,中间的是赵建国,
右边的是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眉眼间隐约能看出是老杨。陈默拿起笔记本,
里面的字迹娟秀,应该是女人写的——正是李梅的笔迹。笔记本里记录的,
全是二十年前“幸福里”工地的事,其中一页,用红笔写着:“守业和建军吵架了,
因为劣质铁梨木的事,守业说上面有人压下来,不能退。我看见建军偷偷把验收单藏了起来,
他说要去举报……”后面的字迹变得潦草:“建军出事了,警察说是意外,
可我看见守业和老杨那天晚上在工地后面烧东西,像是验收单……我不敢说,他们威胁我,
如果说出去,就对我家人不客气……”最后一页的日期是10月17日,
也就是李梅失联的那天:“守业找到我了,他说想赎罪,要把真相告诉苏晴,
还订了新的铁梨木,想重新做一根房梁,放在当年的木工房。老杨知道了,
说要杀了守业和我,我只能跑……”笔记本看到这里,
陈默终于理清了二十年前的真相:老秦当年为了保住工作,验收了劣质铁梨木,
赵建国发现后要举报,老秦和老杨为了掩盖真相,故意制造了“意外”,还销毁了验收单,
威胁李梅不许说出去。二十年后,老秦良心发现,想向苏晴坦白,
还打算用新的铁梨木弥补过错,老杨怕真相曝光,于是威胁李梅,李梅被迫失联,而老秦,
则被人杀害。可凶手到底是谁?如果老杨是威胁者,那他会不会就是凶手?
但李梅的笔记本里,并没有提到老杨要杀老秦,只说老杨威胁她。而且,